2022年8月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2世界傳感器大會”新聞發布會。中國科協科技創新部副部長林潤華、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司副司長楊旭東作視頻發布,河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繼芬,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田海濤,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彤,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紅民,鄭州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紅軍出席發布會,分別介紹解讀2022世界傳感器大會的籌備情況及有關安排,并回答記者提問。新聞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平萍主持。
林潤華介紹了舉辦世界傳感器大會對中國相關技術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進步意義。林潤華指出,世界傳感器大會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補齊產業鏈短板,更好地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和數字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林潤華表示,2022世界傳感器大會將圍繞傳感器領域的技術前沿、產業趨勢和熱點問題進行高端對話,交流全球傳感器科技、產業和應用的最新成果,將進一步助推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建設,助力我國傳感器產業突破發展瓶頸,完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更好地推動傳感領域的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王繼芬回答了相關媒體的提問,介紹了省科協發揮專家和組織優勢助力河南省傳感器等重點產業發展的情況。王繼芬指出,圍繞建設國家創新高地這一全省中心任務,河南省科協作出了“5610”總體安排,明確了新發展階段科協工作的總體部署:融入創新大局、弘揚創新精神、培育創新人才、助力創新驅動、肥沃創新土壤、服務創新決策。王繼芬強調,省科協從發揮專家優勢和組織優勢入手,積極助力傳感器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一是搭建更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每年將世界傳感器大會列為年度重點工作,著力引進國內外知名院士專家、國際學術組織等;二是有效發揮科技智庫功能,組織相關學會開展高端智庫課題研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發布等,著力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助推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和國際民間科技合作,先后設立科技、人才和國際交流項目,支持傳感器相關人才創新創業;四是組織開展科技助企服務活動,組織相關學會組建學會專家服務團、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團等,著力破解關鍵“卡脖子”技術等。王繼芬表示,河南省科協將總結推廣助力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發揮專家優勢和組織優勢,服務河南省相關重點產業提檔升級,為河南省相關重點產業加速邁向高端注入新動力,積極助力國家創新高地建設。
發布會上,楊旭東介紹了我國傳感器產業生態發展態勢和世界傳感器大會的特色和亮點,田海濤介紹了2022世界傳感器大會的籌備情況和河南省推動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張彤介紹了2022世界傳感器大會邀請的重點嘉賓情況,陳紅民介紹了三屆世界傳感器大會對鄭州市的推動作用及如何做好2022世界傳感器大會的保障工作等。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感知世界,智創未來”,定于8月21—23日在河南鄭州召開,整體活動由“一會一賽一銷一榜一展”組成。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知名院士專家齊聚,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創新要素向國內、向園區、向企業匯聚,助力河南將傳感器打造成為產業“名片”。
目前,參展企業積極踴躍,通過世界傳感器大會數字化展會報名參展企業共計206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有江森、亞馬遜、百度云、西門子、華為、明電舍、三菱等7家;重點企業和單位有漢威、晶華微、天康、美儀、無錫迅捷、京儀、國家傳感器創新中心等。
在產銷對接方面,已先期開展12場線上+線下產銷預對接活動,河南省18個地市共200多家生產企業和應用單位參加,并組織各省轄市、重點行業主管部門梳理市場應用需求。目前,已初步達成產銷對接項目60余項,征集市場需求超20億元。
為促進產會融合,大會已安排成立招商小組。目前,海德堡柔性傳感器、亮風臺AR智能終端基地、艾格萊德汽車傳感及控制器研發生產基地、聯通集團物聯網研究院等約45個項目達成簽約意向,總金額超200億元。
大會即將拉開帷幕。河南正搭建傳感器產業的創新合作平臺、國際交流平臺與成果展示平臺,匯聚社會各界力量,為傳感器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奮力將大會打造成為又一場大咖云集、亮點紛呈、成果豐碩、意義深遠的全球性盛會。